境外黑客入侵校园广播被截获 小心网络广播里的声波毒蛊

发布时间 : 2025-07-22 11:00 浏览量 : 11
“警报响起!一个境外的不明IP正试图伪装成普通用户,潜入我们辖区内的一所中学的网络广播系统,意图进行入侵攻击并篡改广播内容。”年轻的干警小李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据,眉头紧锁。
“迅速锁定并切断连接!”经验丰富的干警老张指着屏幕,准备迎接一场网络安全保卫战。

在某市国家安全局的办公室内,一场紧张的网络安全保卫战正在激烈展开。
深入调查揭露真相
经过一番激烈的网上较量,这次网络攻击终于被成功阻断。但攻击者是谁?他们又是如何突破防护网的?国家安全机关立即对该中学的互联网平台和网络广播系统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分析检查。
调查结果显示,攻击者利用境外网络作为跳板,通过海量数据作为掩护来躲避追踪,其手法与之前发现的某境外反华敌对组织极为相似。该组织长期利用网络对我国境内的多个校园网络广播进行大面积、高频次、不间断的网络攻击,试图破解校园网页和广播系统的口令密码,以远程操控校园广播并传播有害言论。
此次被攻击的学校,由于其网络广播系统直接连接在校园公开网页上,且登录密码设置得过于简单,仅为一串相连的数字,这给了攻击者可乘之机。国家安全机关立即指导学校相关部门进行整改,从源头上切断了境外入侵的渠道,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多管齐下防范风险
网络广播系统一旦被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渗透和攻击,传播有害信息,将对我网络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为了确保网络广播系统的安全应用和网络空间的清朗安宁,需要全民共同努力,筑起反间防谍的坚固防线。
强化责任担当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明确规定,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承担本单位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的主体责任,必须落实反间谍安全防范措施,对本单位人员进行维护国家安全的教育,动员和组织本单位人员防范、制止间谍行为。
技术防护构筑安全屏障
加强技术防护是保障网络广播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措施。应建立防火墙和加密认证系统,关闭不必要的端口,提高密码强度,及时修复安全漏洞,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并定期升级系统,以确保网络广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提升防范意识
要积极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提高广大网民抵御不良信息和错误言论的意识和能力。每位网民都是网络安全的守护者,有责任、有义务共同营造清朗的网络环境。在使用网络时,应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网络行为,积极传播正能量,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网络空间。(总台央视记者 李本扬)
标签: